<h1>中国书画网</h1>
首 页
网站简介
历代书画家
近现代名家
当代名家
院士展厅
分类展厅
书画销售
人体艺术
书画知识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 艺术动态
+ 书画征稿消息
+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
+ 拍卖消息
+ 书画展览消息
+ 书画收藏
+ 艺术争鸣
+ 书画新闻
参展指南
我要参展
参展须知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中华书画网 >> 书画知识 - 郭睿:点燃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精神香火

郭睿:点燃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精神香火

出自:    发表时间:2009/4/13 8:28:29    点击率:1527

郭睿作品

郭睿

  郭睿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先后出版《实力派画家——郭睿》、《郭睿中国画小品选》、《青少年书法教程——楷书》、《传统笔墨经典——郭睿卷》、《当代中国花鸟画名家文献集——雪泥鸿爪[郭睿]》。
  绘画艺术的功夫往往并不是在绘画之中,而是在绘画之外。这正如我们描绘花鸟,我们描绘的目的往往不是花鸟本身,而是花鸟背后的一切,包括花鸟背后的春夏秋冬、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
我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看法是:当下的中国花鸟画创作呈现出这样一种情景,似乎任意一种艺术风格都能找到自己赖以栖身的枝条,花鸟画界也似乎出现了某种春天里的景象,既有春风杨柳,又有鸟语花香。然而,在我看来,真正能够显现中国花鸟画春天景象的画家并不多见,花鸟画作品也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形成万紫千红的争春局面。但郭睿的花鸟画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这种印象。不仅如此,说得更确切一些,郭睿的花鸟画创作似乎还有可能为中国当代花鸟画的探索提供应有的启示性和可能性。
  我之所以这样看待郭睿的花鸟画创作,绝不是因为郭睿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创作中极力地将自己的创作探索方式指向当今流行的水墨实验艺术或者观念水墨,或者更进一步地说,从根本上宣告放弃和停止创作,宣告笔墨等于零,并以此招摇过市,标榜自己是如何的先锋与前卫,将皇帝的新装穿在自己身上,借以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恰恰相反,郭睿的花鸟画创作正好在这种热闹非凡的潮流中,在这种貌似繁荣的景象中保持住了自己的冷静和独立,将自己的艺术坐标定位于传统笔墨的写意创作。就具体的创作线路而言,郭睿的写意不是任意审美情绪的笔墨挥霍,而是有着深厚的工笔积淀背景。换一种方式说,郭睿的当代花鸟创作意识同中国花鸟画的传统始终保持着密切而深厚的血脉联系。在他的花鸟画创作中,吸收了五代徐熙、南宋法常、元朝王冕、明朝徐渭、清朝朱耷,以及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花鸟画大家的笔墨传统,尤其是宋元花鸟画的笔墨传统对郭睿当代花鸟画创作的影响更加强烈。窥探郭睿的创作秘密,也许我们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捕捉到画家创作中的许多细微处,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郭睿的创作情绪总是习惯于同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精神香火保持着充分的联系和贯通。或许,这正是郭睿得以独立于当代中国花鸟画的秘密所在。
  正是在写意花鸟画上的创造和对前人传统绘画的突破,使得郭睿与当代的花鸟画创作拉开了距离。有关这一点,郭睿主要得益于在如何对待传统、对待新时代艺术审美要求的问题上所做出的勤于理论的思考和艰辛的实践。在强调主体作用、笔墨拓展、构成形式新变化和鲜明艺术个性方面,跨越传统程式化习惯所带来的难以逾越的门槛。此外,他有极为丰富的学识修养、超人的艺术悟性、非凡的艺术胆识,正是依赖这3个条件,郭睿在当代写意花鸟画领域中有望成为独具面貌、自成一家、具有鲜明个性的当代中国花鸟画画家。
  在花鸟画创作中,郭睿既强调绘画的主体意识发挥,又强调从整体上继承传统花鸟画的笔墨精神。第一,从丰富的传统遗产中撷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意象表达手段,又广泛地吸取民间剪纸、漫画、装饰画、文人画等艺术形象的塑造方式,并将这些丰富的审美因素融合到自己的当代花鸟画创造中,赋予作品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气质。第二,郭睿在创作中充分认识到传统中过于稳定的笔墨程式已阻碍了中国画艺术的向前发展,不符合新时代的审美需求。因此他强调笔墨要与时俱进,对传统以线为核心的语言体系进行体格转型意义上的解构和重构。在继承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简括、气韵生动的笔墨精神同时,适当地汲取其他艺术中有益的技巧成分来拓展与增强笔墨的现代表现性。大胆地解放线条与色彩,让线条与色彩的中国写意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根据花鸟画的传统笔墨精神,郭睿在形式语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似乎有一种将形式向细微极端方向推动的创作追求。就这一点而言,郭睿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他细致而沉着,在花鸟的精微处吐露画家的审美意趣。
  依照笔者的看法,正是这一点,郭睿吃准了中国花鸟画艺术的微言大义。往往在细微处见精神,在细微处充分显示艺术家独特的笔墨锋芒。我想郭睿之所以能够将他的花鸟画创作向细微的纵深处持续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画家的人文积累优势。绘画艺术的功夫往往并不是在绘画之中,而是在绘画之外。这正如我们描绘花鸟,我们描绘的目的往往不是花鸟本身,尤其不是某一具体花草的功能属性,某一具体鸟雀的羽毛,而是花鸟背后的一切,包括花鸟背后的春夏秋冬、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本站章程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访客留言 | 联系方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8 -2010 汉唐书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93847号-1 
总部:中国·北京 事业发展部:广东·惠州  联系电话:0752-2356123 邮箱:zhsh5000@163.com
中国文明网